王文卿(1093-1153),北宋末南宋初的著名道士,神霄派创始人,其字予道或称述道,号冲和子,是江西省南丰县(今属江西省南丰市)人。自幼对道教产生了浓厚兴趣,他擅长诗词,并有着深厚的文学功底。年轻时,他遇到了一个异人的传道者,从而获得了一些神秘的炼丹术。他在宋高宗二十三年八月二十三日,在他的炼丹堂中飞升离世。
在其一生中,王文卿曾多次受到皇帝的礼遇和赞赏。他被赋予了各种尊贵的称号,如“冲虚妙道先生”、“冲虚通妙先生”,以及“冲虚通妙真人”。元朝时期,又被加封为“灵惠真人”。
关于王文卿的一生,有许多传奇色彩。据说他自认为自己是红尘中的游子,对富贵并无太大兴趣,而他的目标是成为紫府之仙。在宣和年间,他声称自己得到了某个异人的帮助,这些帮助包括了一种能够直接向皇帝呈递奏章的法术,以及一本关于风雷秘籍等内容的书籍。这些故事让他名声大噪,人们将他视作一种神秘而伟大的存在。
后来,王文卿奉命前往京城,被赐居于九阳总真宫。在那里,他接受了很多荣誉,但却全部拒绝不收。这段经历反映出他对于物质世界缺乏执迷,同时也展示了他的高洁品格。
随后,他又获得了一系列更加荣耀的地位,比如特授太素大夫、凝神殿校籍等职务。此外,还有父母叔妻弟皆得封赠,这显示出他的家族成员也受益于他的声望和地位。
然而,当钦宗靖康元年召唤他返回宫廷的时候,王文卿选择回归自然,不再参与政治活动。在最后一年,即宋高宗廿三年八月二十三日,当天清晨,他写下一篇告别信:“我身是我假,我松板非我真,我牢牢俗服,我跳出红尘。”然后就在当天飞升离世。
作为思想家与著作家,王文卿最重要的是传播五雷法,为此建立起自己的学派——神霄派。他擅长于雷法,并且吸引了一批追随者,其中包括朱智卿、熊山人、平敬宗、袁庭植等,他们都继承并发扬了这一学说。此外,还有一些其他的人通过不同的途径,也掌握了这门技艺。
至于文学成就方面,与其它同代人物相比,只要你提到《冲虚通妙侍宸王先生家话》一卷,就能感受到这部作品独到的魅力,它采用问答形式,以简洁明快的手法阐释雷法内修之要义,一直强调内修至关重要,而符咒符诀则只是其中的小部分内容。这部作品凸显出了作者对内心修养与外在实践相结合的理解,使得读者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到中国古代的一种独特哲学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