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志诚,字信甫,号洞明子,是一位在金元时期活跃的道教高僧,他的生平事迹充满了传奇色彩。据说,在蒙古太宗五年(1233年),14岁的祁志诚被元兵俘虏,但他幸运地存活下来,并被一个姓强的大族收为养子。在养父的庇护下,祁志诚学习了全真教的教义,并在太原西龙山拜宋披云为师。
后来,祁志诚选择到了元兵往来的赤城云州开始他的修行和传道工作。他在那里建立了一座简易的道观乐全庵,并住了下来,这是他45年的修行传道历程。这段时间里,他不仅治病救人,还游走于山水之间,为人们带来了慰藉。
中统三年(1262年),丞相安童派吏部尚书张元智带着亲笔信来请示祁志诚关于修身齐家治国方略。祁志诚以“身正则影正”、“身邪则影邪”等言论深得丞相赞赏,而这番话也最终传到了忽必烈皇帝耳边,使其对 祁志诚产生了浓厚兴趣。
至元七年(1270年),朝廷赠予宋披云谥号“玄通弘教披云真人”,同时授予祁志诚“诸路道教都提点”的职位。第二年,又赐给他“玄门掌教真人”的尊称,并下诏令地方保护他。此外,朝廷还将金阁山上的云溪观更名为崇真宫,以表彰他的贡献。
至元三十年(1293年)十一月,75岁高龄之际,祁志誠逝世,其遗体由远近百姓送葬,他们奔走会哭,从事服役者甚至有千余人前来悼念。在他的身上留下了一部《西云集》三卷,其中包含著名诗句“闲把一瓢盛海月,常垂两袖舞天风”,展现出他既是一位深居简出的隐士,也是一个文化知识渴望交流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