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全道(1145-1228),金元时期古豳州(今陕西邠县)人,号称全阳子。据《终向山祖庭仙真内传》卷中记载,全道自幼聪明过人,言辞简洁,却又深邃而有见地。他早年丧父后,将全部心力投入到照顾母親身上,尽管母亲病重,他仍不惜割自己的肌肤与之混合成药,以此来帮助母亲康复,这种极致的孝行让乡里的人们赞叹不已。当他的母亲去世之后,全道坚定了自己一生的誓言,即不再娶妻生子。
在大定十三年的某个春日,他踏上了前往终南山祖庵的旅程,师从马丹阳成为一名真正的道士。在那段时间里,全道以勤劳和恭敬闻名于世,不仅精通修炼,还获得了马丹阳的认可,并被赐予“全阳广”的尊号。
随着时间的推移,全道根据师傅的嘱咐,在玉峰山下建立了一座清幽的小庙,用以传播全真教义。他对待门下的弟子如同亲生儿女般关怀备至,一共度过了近千人的生命旅程。无论是贫穷还是困难的人群,全道都展现出了他那慈悲为怀、惠爱众生的性格。在生活上,他虽然俭朴,但对他人却极尽施舍;在待人的态度上,他总是谦逊自持,让人们自然而然地感受到他的高尚品质。
正大五年的某个秋夜,全道走完了他的一生,享年八十三岁。这位伟大的宗师留给后人的不仅是一系列著作,如洞虚子的张志渊和圆明子的李志源,更重要的是他所散发出的智慧光芒。直到元宪宗二年的某个春天,他被追封为“广德弘化真人”,这一荣誉让更多的人认识到了他的伟大。在那个时代,那些寻求精神启示的人们,无疑找到了一个值得学习和崇拜的大师。而今天,我们依然可以从他的故事中汲取灵感,与之相契合,为我们提供一种超越物质世界、追求内心平静与自由的心理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