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0年12月24日,中国道教协会第十二届玄门讲经活动在北京举行,本次讲经以《太上洞玄灵宝中和经》为核心,探讨了新时代道教及其修行者的价值观、人生观与修行观。"中和"思想是道教修行的根本要义,从不同历史时期的解释来看,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中”,二是“和”。所谓“中”,指的是前后左右、东南西北等方向概念中的中心;而站在中心位置向四极八方看,其实都是离开中心奔向极点的过程。这个比喻提醒我们,在修道之初,我们应记住自己的初心,但随着知识的增长,如同射线延伸,离初心越来越远。在追求智慧和名利时,我们可能忘记了最初的心境。但无需担忧,只需回归于朴素,将复杂变得简单,即可重返正轨。
人生的目标是向前进,而修行则是一种往回返的功夫。因此,“凡心死,道心生”并不意味着放弃尘世生活,而是在告诫人们首先认识到何为道心、何为凡心。在天地万物都具备相同大道性质的情况下,无论是在红尘还是深山,都能做出符合大道的心思。如果能够明白要奔向哪个方向,那么即使身处极端,也可以逐渐回到中间。这就是"齐一"——将自己融入万物之内,使得每个人都成为宇宙的一部分,不再有区别。
虽然不同的法门各有千秋,但它们其实都是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同一个原则——不偏离本真的自我,这便是“中和”的奥秘。当我们理解这一点,便能找到所有法门背后的共同根基。在此基础上,可以更好地理解并实践这些法门,从而达到真正的人生与众生的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