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处玄,字通妙,号长生子,以莱州武官庄为家乡。出生于宋绍兴十七年七月十二日,他对待母亲极尽孝心,在她尚在世时,便未敢轻易涉足修道之路。直至母去后,才正式拜王重阳为师,潜心学习道法。在金大定九年的某一天,他得到了真人的传授,将丹经的精要和四象五行的秘密悉数纳入囊中。此后,他成为了北方全真道中的北七真之一。
随着时间的流逝,金明昌六年的一次重大活动使他与邱处机及其他几位道友共同前往宁海昆嵛山,然后转移到崂山太清宫。他在那里讲解了许多关于道家的经典,并留下了一定的影响,使得太清宫中的弟子们都归顺了他的随山派。
然而,这段相对安静的生活并没有持续多久。金承安三年,当朝廷召唤他前往京都时,他不得不离开了崂山。最终,在1203年的二月初六,他回到了武官庄灵虚观闭关养生,最终在56岁那一年辞世。
尽管如此,他留给我们的不仅是这些历史事件,还有他丰富的心智和创作。在元至元六年,即1269年,那些曾被他触动的人们终于能够通过官方途径来尊敬他的贡献,被敕封“长生辅化明德真人”,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长生真人”。
值得注意的是,全真道中有很多人都居住过崂山,但刘处玄却是其中居住时间最长、著述最多的人之一。他撰写了《仙乐集》、《太虚集》、《盘阳集》、《同尘集》以及《安闲集》,此外还有《修真文》的著作。此外,由于他的深厚功力,也有一些注释如《道德经注》、《演述黄庭》以及解读《阴符经》的作品流传至今。
最后,在元世祖的追封之下,我们知道了这位伟大的人物——辅化通玄明德真的真正面貌。而对于那些还未了解刘处玄的人来说,这篇文章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让他们更好地理解这位传奇人物的一生的轨迹和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