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思想创始人刘处玄长生子也

刘处玄,字通妙,号长生子,以莱州武官庄为家。出生于宋绍兴十七年七月十二日,他对母亲怀有至深孝心,从不敢违背她的期望,因此早早便致力修习道学。

金大定九年,当他的母亲去世后,他拜师王重阳,正式踏上修道之路。真人王重阳见他勤奋学习,不仅授予了他丹经的精髓,还教授了四象五行的法则,使他成为全真道中北七真的其中一员。

在金明昌六年的某个时刻,他与邱处机及其他几位道友一起离开宁海昆嵛山前往崂山。在他们离开后,刘处玄独自留在太清宫,对道家的经典进行讲授达了一年多时间,这期间太清宫的弟子们都归顺了刘处玄创立的随山派。

到了金承安三年(1198年),刘处玄奉命赴金国京都,但最终选择离開崂山。他在金泰和三年(1203年)二月初六,在灵虚观迎来了生命的结束,那一年他刚好56岁。元朝至元六年的某一天,他被追谥为“长生辅化明德真人”,人们尊称他为“长生真人”。

作为全真道北七真的成员之一,刘处玄在崂山居住时间最久,并且其著作繁多。他撰写过《仙乐集》、《太虚集》、《盘阳集》、《同尘集》、《安闲集》以及《修真文》,还著有诸如《道德经注》、《演述黄庭》和《阴符经解》的书籍,这些作品流传至今。最后,由于他的贡献,被元世祖追封为“辅化通玄明德真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