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画

历史源流苗族没有自己的文字,除作为苗族历史文化载体的苗族服饰、苗族蜡染、苗族锉花、苗绣、苗歌以及民居等承担了文化传承的作用外,一种发源于远古祭祀神像、蜡旗,脱胎于苗族刺绣,植根于苗族文化符号的古老的苗画,也承担起了部分文化传承的重任。

苗族是个爱美善绣的民族,他们十分重视服饰穿着。苗画是苗族人根据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意识创造出来的一种古老、质朴、装饰性极强的艺术形式。起源于古代濮人的雕题纹身,《礼·玉制》:东方日夷,披发文身……南方日蛮,雕题,交趾……”雕:谓刻也;题:借额也;谓已丹青,雕刻其额。周代,苗民对美的生活要求越来越高,开始有了凿花。用于各种服饰及装饰品的剪纸叫凿花,即凿纸花样,湘西人习惯叫它作“扎花”或“锉纸”,又称“锉花”。凿花为绣花提供绣模,绣花又促成凿花花样不断创新。苗家妇女一般是先将构思好的花样剪铰出来,贴在要绣的布面上,再依样穿针刺绣。这部分拓剪工作后来渐渐成为一个工种,从绣花流程中分离出来,一些专门凿剪绣花底样的剪纸艺人也就随之出现了。与单纯使用剪刀铰花相比,剪纸花匠为追求效益,利用刻刀进行小批量加工复制的凿花工艺应运而生。随着花样题材不断丰富,着色也逐渐成为一种需求。绣工们倾向于简单易行,这为凿工们提出了改进工艺的要求,凿花花费的时间太多,也容易在凿的过程中出现偏差,且不能凿出颜色来。于是,便有艺胆将“凿”改为了“画”,直接在纸上把花样画出来,供人绣。这样不但减少了时间,节约了成本,而且艺人们直接在花样上加了颜色,使之逐渐成为一种独立的装饰品,“亦画亦绣,美化人们生活。

苗画不仅是苗族妇女美化生活的一种生产及装饰形式,更能折射出苗族文化的形象符号载体。苗族没有自己的文字,其民族文化的信息,除了口语外就是苗画等其他图案化语言了,可以说,苗画这种原生态艺术很好地将苗族文化信息、传统吉祥图形传承了下来。因此,苗画这种”画在纸上、布上,挂在任何一个需要的位置上“的图案形式成为了苗族文化最形象的历史读本。 苗画图案原始宗教观念又称为自然宗教,是指人类初期在”万物有灵“宇宙观互渗的混沌思维条件下·,自然产生的对于神灵的种种信仰。苗族人也拥有这种原始宗教观念,信奉”自然神“和”图腾崇拜“。

苗画图案中所表现的主题,都寓意着喜庆吉祥、人寿年丰,表达了苗族人民对生活的美好祈愿。这使得一些研究者普遍将其视为与普通民间艺术相类似的门类,而其中所包含的苗族多神信仰的信息,却很少被人注意到。事实上,苗画所表现的图案,追记了苗族的历史遭遇与文化崇尚,反映了苗族多神观念之下的一种信仰体系。

苗画图案多为各种服饰绣花图案,一般都有着特定的外部形状。其形状既有长条形的,也有圆形或多边形的,还有任意形的。这主要是依据其在苗服中的绣花部位决定的。彩色苗画多取材于象征吉祥如意的”凤穿牡丹“、”龙凤呈祥“、”喜鹊闹梅“以及湘西苗山的山花野卉和各种动物,题材十分广泛。苗画似画似绣,艳而不俗,十分生动。

在苗族人审美观念中,牡丹代表着最美丽的花,凤凰代表着好看的鸟。所以在苗画中,牡丹形状各异,画师追求的只是整个画面的完美。在苗画中,主要选择有吉祥意义的麒麟、龙、凤和生活中常见的菱、蝶、鱼、鸟、虫、虾、蝙蝠、喜鹊以及花卉(梅花和牡丹)入画,反映喜庆、吉祥、人寿、年丰。也有反映古老先民迁徙沿途住地概貌的几何图文,如自然界中的山川、河流、云霞、日月、人物、建筑物、传说中的仙人善神等,还有反映苗族民间流传的神话《鲤鱼跳龙门》等。苗画师采用写实与抽象,夸张与变形,自由与严肃相结合的表现手法,再融入自己内心世界和思想感情,使苗画既有古朴原始特征,又有热情漫的风格,达到了的和谐统一,体现了古典艺术与现代艺术的完美结合,形成了苗族独特生存环境下的重要文化符号。

苗画图案也有生殖崇拜的内容,如两风交尾,图案中的葫芦、鱼鸟等,无不显示人们对生存繁衍的本能理想。

苗画图案的组成,大抵分为枝纹、坨纹、角纹、边纹、方纹五种形式。枝纹是完全独立的个体纹样,如一枝花、一只鸟。一只蝶等,主要用于填补图案中的空稀部位,使之平稳、紧凑、活跃。坨纹是与周围没有连接、重复的一种较大的独立单位,用几种枝纹按照一定的形式出组成圆形、四方形、五方形、六方形、八方形、菱形等,坨纹的用途很广,小的可以组成花边,大的可用于大幅画面中间或单独应用。角纹是一种能单独应用或和坨纹等配合组成一个完整的装饰图案,可有两边对称、两角对称、三面对称和自由式几种形式。边纹是依照一定的边周两向延长的图纹,它分为直线和非直线两种,也可分为对称连续、非对称连续以及对称不连续等几种。方纹是由一个基本纹样向周围循环连续组成大的图案,它有散点式、连缀式、重叠式等几种形式。苗画现状苗画曾一度面临失传,在梁求瑞、梁永福、梁德颂祖孙三代的苦心传承、创新下,才得以重焕生机。

上世纪初,随着老艺人的相继去世,苗画面临失传的困境。在濒临消失的关头,保靖县水田河镇的梁求瑞将苗画传承了下来,并不断丰富绘画的题材内容。后来,梁求瑞将苗画技艺传授给其子梁永福。梁永福大胆创新,在绘画时加上各种颜色,将传统单色样稿发展为五彩苗画。同时,将原来仅描于布上的苗画,发展到在宣纸、水粉纸上画。彩绘的内容取材广泛,多为象征吉祥如意的“龙凤呈祥”、“喜鹊闹梅”以及花鸟鱼虫等。

梁永福的苗画以其色彩缤纷、情趣生动、民族特色浓郁、审美价值高,而被人们亲切地称之为“保靖苗画”。1987年,他参加湖南省民族民间工艺品展览赴京展出,其代表作,长6米、宽2.5米的苗画大门帘《龙凤呈祥》和《丹凤朝阳》,被中国工艺美术馆收藏。2006年,他的《双凤朝阳》、《龙凤锦鸡》等3件苗画入选《湘西风情·书法美术摄影民族民间工艺展》,并赴上海展览。

梁永福的儿子梁德颂从小耳濡目染,7岁便开始学画,已从事苗画创作近40年。他采用写实与抽象、夸张与变形、自由与严谨相结合的表现手法,再融入自己的思想感情,使苗画既古朴原始,又热情奔放富于浪漫风格,体现出古典艺术与现代艺术审美追求的高度统一,形成了独特生存环境下的苗族文化符号。梁德颂的苗画魅力还在于配色的十分讲究,既注重底色和图案色的对比,又考虑到相互间的和谐;既注重主色和辅色的线面和穿叉,又考虑到装饰对象与应用场合的鲜明与交融。他创作出来的作品,通过协调而艳丽的色彩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巨大的视觉冲击力,极富浓郁的乡土气息和艺术感染力。

2009年5月,中国文联、中国民协主席、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冯骥才到湘西进行文化考察,当他看到梁德颂的苗画后,惊叹其画技纯熟、用笔老到、设色考究,并说保靖苗画是湘西的一张名片,应该设法加以保护和传承。

梁德颂有多幅作品被省、州博物馆收藏。2009年10月,他的作品《双凤朝阳》获得“湘鄂渝黔边区民族民间旅游商品及民间工艺大师评选大赛”金奖,本人被授予“民间工艺大师”称号。在评选大赛上,有人出2万元购买获得金奖的《双凤朝阳》,因他不舍而作罢。2008年,梁德颂还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2008年,梁德颂携养在深闺的苗画走出深山,在吉首开设了自己的工作室和店铺,苗画开始进入更多人的视线。在潜心创作的同时,他也不忘倾力培养传承人,让保靖苗画这朵民间艺术之花绽放得更加美丽。传承意义苗画历史久远,对研究苗族的历史、文化、生产生活、商品贸易、民间信仰、民间美术等等有着不可轻视的重要价值。湘西苗画所表现的主题就是反映一种喜庆吉祥、人寿年丰的物象。梁氏家族创作的苗画以龙、凤、花、草、鱼、虾、虫、鸟、竹、木等作为主要的表现内容,再配以氏族图腾崇拜图案,把反映古老先民的部族迁徒与自然界的山川、河流、云彩、日月、人物、建筑以及传说中的仙人善神等很好的结合起来,采用写实与抽象,夸张与变形,自由与严谨相结合的表现手法,再融入自己内心世界和思想感情,使苗画既有古朴原始,又有热情奔放和浪漫的风格,达到了的和谐统一,体现了古典艺术与现代艺术审美追求的结合,凸现出一种非常独特的审美价值,形成了独特的生存环境下的苗族独特的文化符号。苗画的魅力在于每一个图案、每种配色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代表着某种历史记载,能给苗族人民一种心灵的慰藉和满足。

它是记录苗族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所表现的象形的几何纹样,追记了苗族历史遭遇,文化崇尚的秘迹概貌,这种默默的追记和务美装饰相结合,形成了在严酷条件下的无字天书。它也是苗族精神思想和智慧技能的载体。同时它也是沟通感情的桥梁,获取经济收入的来源。

它还具有文化艺术价值,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来考察,它是一笔弥足珍贵的古老遗产;从宗教学的角度来考察,它保留下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宗崇拜甚至性崇拜等上古时期遗存的种种精神符号,是人们研究中华上古时期的宗教源流的珍贵的“活化石”;从民族学、民间工艺的角度来考察,它是一个庞大的载体,汇聚了丰富的工艺生产各个环节要素,为研究苗族工艺美学提供了第一手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