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人生不需要你的认同庄子社会中无为则无所不为

我曾经问过自己的理想,小时候是科学家,长大后是升职加薪。老师和同学都夸赞我的志向高尚和上进心。但无论如何,每个人的生活方式似乎都被社会认同了。如果回答不同,比如说小时候想钱,长大后想科学,那么大家可能会嗤之以鼻。

那么,这个世界是否有一个共同的“人生观”呢?不过,我并不在乎,有没有与我何干?

记得战国时期,一天,庄周和他的朋友惠施一起在濠水桥闲游。庄周看着鲦鱼悠然自得地游来游去,就像他现在一样悠闲出游,不禁感慨道:“这就是鱼的快乐啊。”惠施见庄周不上进,便问他:“你又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

庄周反问:“你也不是我,你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惠施一字一板回道:“你也不是鱼,你当然也不知道鱼的快乐。”

这个逻辑完美,是名家的学问。庄周装作一字一板回道:“我们从头捋一捋。你开头是这样说的:‘你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就是已经知道了我知道鱼的快乐而问我怎么知道的,我是在濠水桥上知道的。”

于是,庄周唱着歌走下桥去,只留下惠施一个人在风中摇摆着。他急急赶下桥追逐庄周,说他诡辩,但庄周只是笑着唱歌继续前行。

这段故事出自《秋水》篇,但结尾是我自己臆想。换成现代话来说,庄周大概会说,“小惠啊,你非余,又安知余之乐?我的人生,与你何干?”

子非魚,而知其樂;子亦非余,而知余之樂。我只需要自己喜欢的人生,不需要你的认同。这就是我的人生观。而你的喜好,也许与此不同,但是那又怎样?

最后,我要唱起歌来,因为这才是我真正想要表达的人生态度:

(图片选自百度百科)

附文:

《莊子·秋水》

這裡就告訴我們一個問題:如果有一個人,他既不認識魚,也不認識莊子的思考方式,那麼他怎麼能確定莊子的思想與魚共享的是什麼樣的情感經驗呢?

這個問題可以推廣到更廣泛的情況。在我們對於別人的看法或情感時,如果我們沒有直接經歷過或者深刻理解過,這些看法或情感是否真的存在?或者它們只是一種假設、一種觀點?

這個問題讓我們思考一下,在社會中,每個人都是獨立個體,每個人對於“人生的理想”所持有的觀點也是獨特無二。如果每個人都試圖將自己的觀點強加給其他人,並且嘗試為他們提供一個標準化的人生規範,那麼這樣會導致一些人的選擇被忽視甚至歧視。

因此,我們應該尊重每個人的選擇,即使它與主流文化或社會標準有所不同。我們 shouldn't judge others based on our own beliefs and values, but instead, we should embrace the diversity of human experiences and allow each individual to find their own path to happiness.

In conclusion, my life does not need your approval. I am happy with who I am and what I do. And if you don't like it, that's okay too. We all have different paths in life, and that's what makes it so beautiful.

So go ahead, live your life as you see fit. Don't let anyone else dictate how you should feel or what you should do. Be true to yourself and enjoy the journey.

And remember, just because someone doesn't understand something doesn't mean it doesn't exist. Keep exploring, keep learning, and always be open to new ideas.

That's my philosophy in a nutshell: Live your truth, embrace diversity, and never stop grow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