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常,元初著名全真道士,其先洺州人,宋季徙居开州观城。幼孤,养于伯父家。年十九,不从伯父为之议婚,负书曳杖作云水游。初隐东莱之牢山,复徙天柱山之仙人宫,宫之主者嘱其往从邱处机。
元太祖十三年(1218),闻邱处机自登州转居莱州,因而束装往拜席下,被赐号真常子。次年,与邱处机应召西觐元太祖,被选为十八随行之一。在此期间,他与太宗亲密接触,并因博通儒学而被任命创建国子学,以教蒙古贵官子弟。
李志常承旨后,将冯志亨荐举佐事,他们共同创办了国子学,使得蒙古贵族能够学习“汉法”,以治理汉地。这一举措极大促进了全真道的发展,并使李志常受到太宗的殊荣和重用。他在掌教期间,不仅招收流离失所的士大夫,还教授他们儒术和道德,从而赢得了许多人的尊敬和赞誉。
然而,在晚年的他,因为佛道矛盾激化,最终导致全真道遭受严重打击,但他的贡献仍然是不可磨灭的。他留下的著作,如《又玄集》、《长春真人西游记》,至今仍对研究中外历史具有重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