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讨中国民间信仰是否属于宗教这一问题上,我们可以从几个角度入手。首先,民间信仰的概念起源于日本东京帝国大学宗教学专业第一任教授姊崎正治1897年的提法,他将其定义为与组织化宗教不同的、原始宗教残存和自生性信仰的集合体。这种观念随后被梁启超等改良派思想家引入中国,并由中国知识分子广泛应用,其意义随着时代演变而变化。
近十多年来,学界和政界对“民间信仰”一词进行了重新解读,将其特指不属于五大宗教范围内的小庵小庙供奉神祇,以区别于会道门中的民间宗教,从而为民间信仰提供合法的生存空间。在农村地区,“小庵小庙”中供奉的主要是天神、地祇、人鬼以及物灵,其中有部分是佛道教神灵的普化形式,共约五大类。
这些神祇有的历史渊源与古代礼制制度相连,是国家或称“国家宗教”的沉积和延续,也有一些被视作淫祀对象。在实际操作中,这些神明往往没有专职人员主持,而是通过自发性的仪式和活动来维护。
从上述所谓“民间信仰”的现象,可以抽象出其内涵:它是在本民族原始宗教崇拜基础上,不断吸收其他传统文化元素而形成的一套复杂多样的崇拜体系。这一体系包括了众多不同类型的人口心理需求,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活习惯和社会实践。
关于中国民间信仰是否具有宗教属性,一直存在着国际汉学界两种主流观点。一方面,有如荷兰汉学家高延在《中国的宗教制度》中所描述那样,将之视为中国本土独立的精神传统;另一方面,在新中国成立后的长期时间里,国内话语权力一直否认它具有真正意义上的宗教属性,如《辞海》等著作所示。然而,近年来越来越多学者倾向于认为,它虽然具备与五大传统不同特征,但仍然是一个以独特方式表现出的原生性 religions 的一种形式。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指出:“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反映”,这样的表述揭示了一个重要事实,即所有 religion,无论它们如何发展,都不可避免地包含了一种缺憾-补偿机制。这一点同样适用于我们今天对待的是非先知型还是非先知型 religion 的讨论,因为这直接关系到我们如何理解 religion 在人类社会中的作用以及它们应该如何得到承认。
基于这些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尽管存在争议,但当代研究者们普遍认为 民族文化 的某些组成部分确实符合 religion 的定义。但他们同时也认识到,这些 Religion 与西方世界广泛接受的大致相同(即创世型)差异很大,他们通常被认为是不完整且需要某种补偿机制才能达到满足感。如果我们想要更深入地理解这个领域,我们必须仔细审视这些原生性的 Religious 实践背后的动机及其功能,以及它们对于构建现代国家身份意味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