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其运乎?不运而自行也。地其处乎?不处而自止也。日月其争於所乎?不争所而自代谢也。
孰主张是?孰维纲是?皆自尔。孰居无事推而行是?各有所司,自然如斯。
意者其有机缄而不得已邪?机,关也。缄,闭也。玄冬肃杀,夜宵暗昧,以意亿度,谓有主司关闭,事不得已,致令如此。
意者其运转而不能自止邪?皆由自然,无人为之故耳。
云者为雨乎?雨者为云乎?二者俱不能相为,而各从自然。
孰隆弛是?
风起北方,一西一东有#1上彷徨,是谁嘘吸、披拂?
敢问何故?
设问所以自尔之故。
此句总问以前有何意故也。
巫咸招曰:来。我语汝。
夫物事之近,或知其故,但寻至极,则无故耳。
帝王顺之则治,不顺则凶。
九洛之事,都成德备监照下土,
天下载此谓上皇。此非过孝言,不及孝言。
商大宰荡问仁於庄子曰:虎狼、仁也。这乃亲爱万类的理,为深情探究未尽,也未能达至于极端,所以请教至仁如何定义呢?
庄子曰:“父子相亲,是非薄恶。”这乃根植于本性中,即使不知亦然,因此又岂需再论亲爱与否?
太宰曰:“荡闻之一,其说甚妙。但若以此论,对于亲生骨肉之间,又该如何解释呢?”
庄子答:“至仁无亲。”这是因为到达了最终的境界,那么一切都融合在一起了,有什么分别可言呢?
太宰疑惑地说:“听闻如此,便意味着没有親愛也不會對親生骨肉感到孝順,這樣就無法理解‘至仁’這個概念。”
庄子回答说:“但願你不要误解。在这个层面上,我们讨论的是超越了所有关系和界限的状态,这种状态是不受任何限制或定义的,它不是简单地忽略了这些关系,而是在更高层次上的理解和体验。”
太宰进一步追问道:“那么,您认为这种超越一切关系的状态是否能够被称作‘至仁’?”
庄子的回答让太宰更加迷惑,他继续询问:
“如果我们将这种理念应用到现实生活中,比如在家庭中的父母对儿女的情感联系或者兄弟姐妹间的情感互动中,这样的理念会是什么样子?”
庄子的回答似乎让太宐陷入更深的困惑,因为他无法完全接受这样的观点。他开始质疑自己是否真正理解了这一点,并且开始怀疑这个理论是否适用于现实世界中的情感联系和行为规范。如果真的像这样,没有亲密关系或责任,就意味着人们不会去做出那些看似应该做的事情,比如照顾父母或者帮助兄弟姐妹。这似乎与常规伦理道德标准背道而驯,而且可能导致社会秩序的大乱。但另一方面,如果我们承认每个人都有一定的独立性,那么他们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来表达他们的情感,而不必遵循某些预先设定的模式或期待,这可能会带来一种新的自由和可能性,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样的人们可能会更加幸福,因为他们能够根据自己的内心需求行动,而不是被外部规范束缚。而这正是“至仁”想要传递的一种态度——一种超越界限、超越逻辑、超越文化价值观甚至生物学本能的一种觉醒意识,它促使个体探索并实现自己的潜力,让生命达到它最高水平的平衡与完善,在这一过程中,每个人都是独特且重要的一部分,他们通过彼此连接构成了宇宙的一个整体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