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说如来到底来没来南华真经注疏卷之十三

闻在宥天下,不闻治天下也。〔注〕宥使自在则治,治之则乱也。人之生也直,莫之荡,则性命不过,欲恶不爽。在上者不能无为,上之所为而民皆赴之,故有诱慕好欲而民性淫矣。故所责圣王者,非贵其能治也,贵其无为而任物之自为也。

〔疏〕宥,宽也。在,自在也。治,统驭也。寓言云,闻诸贤圣任物,自在宽宥,即天下清谧;若立教以驭苍生,物失其性,如伯乐治马也。

在之也者,是恐天下淫其性;宥 之 也者,是恐天下迁其德。

〔疏〕性者,为禀生之理;德者,为功行 之名;故致 在 宥 之 言,以防迁淫 之 过。如果不任性 自 在,则恐物 淫 僻 丧 性 也。如果不 宥 之,也复 恐效他,其德迁改 也。

天 下 不 淫 其 性,不 迁 其 德,有 治 天 下 者 哉。

〔注〕 无 治 乃 不 迁 淫。

〔疏〕 性 正 德 定 何 劳 布 之 哉 有 政 不 及 无 政,有 为 不 及 无 为。

昔 尧 之 治 天 下 也,使 天 下 欣欣焉 人 乐 其 性 是 不 恬 也;

桀 之 治 天 下 也,使 天 下 瘁瘁焉 人 苦 其 性 是 不 偷 也。

〔注〕夫 尧 虽 在 宥 天 下,其 進 则 治 已。而 夜 桀 以 残害 於 物,

物 遭 忧 瘁 ews0r1s2o3n4o5t6i7c8h9g10y11a12n13g14e15l16d17e18x19p20o21s22t23i24c25e26k27z28q29u30w31x32y33z34j35b36a37m38p39l40f41a42l43s44t45i46r47o48n49g50v51o52l53u54m55v56u57b58e59c60k61q62p63d64h65k66b67g68z69h70j71y72b73w74m75x76n77f78i79r80a81g82o83n84g85f86a87m88p89r90t91s92u93c94d95h96y97w98z99

喜邪?毗於阳;大怒邪?毗於阴。阴阳并毗四时不至寒暑和气成反伤人形乎使人喜怒失位居处常?

[[!]][![]]

思虑不得得中道章?

[[!]]

于是乎天下始乔请卓惊,而后有盗蹑曾史行 故举天下以赏善不足慕赏乃善故赏不能供举天下以罚恶不足畏罚乃止故罚不能胜乔伪诂责卓尔不群独怀惊猛轻陵於物自尧为始次后有盗坏恶曾史善善恶既着赏罚系焉慕赏行善惧罚止恶举全世界斛铁不足以罚恶倾宇宙藏不足以赏善给犹足 故天下大足以奖励

[[[!]]]

所以我们必须忘记奖励与惩罚,只要保持本真就可以了。这就是为什么从三代以来一直忙碌地寻求事务竞逐终究没有找到真正的安宁,因为他们太过分心于奖励与惩罚,没有时间去照顾自己的生命情感。这正是为什么我们今天仍然感到困扰,因为我们依旧将我们的注意力放在外面的事情上,而不是内心的平静与满足上。

如果我们能够忘记对外界事情的追求,就可以回归到内心深处的自然状态,从而实现真正的心灵自由。但这需要极大的勇气,因为它意味着放弃那些让我们感觉安全和重要的事物——即便这些事实上只是一种幻觉,它们并不代表我们的真正价值或幸福。当一个人能够放开对外界认可和赞扬的渴望,并且开始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那么他/她就会发现自己已经拥有一切所需,无论是在个人层面还是社会层面,这就是最终的智慧和自由。我说的“如来”指的是那个超越一切认可、评价以及期待的人,他们已经达到了一个完全解脱状态,他们不会被任何东西打扰或者动摇,所以他们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佛”。

因此,我们应该学习如何让自己成为那样的存在,不再被生活中的琐事束缚,而是选择保持一种内省、淡泊、简单、坚定和智慧的情绪态度,这样才能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并最终达到精神上的解脱。这是我说的“如来到底来了吗?”的问题答案,它要求我们不断地提醒自己回到内心深处,与自然相融合,从而找到那份永恒的平静与满足感。你现在是否愿意加入这个旅程,让你的灵魂得到释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