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入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中国化的过程中,有一些观点值得商榷。这些认识如果不予以澄清,就有可能影响马克思主义宗教理论研究的正确方向和深入进行。
有一种观点认为,“研究宗教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仔细想想,笔者认为此话不准确、不科学,违背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也不符合当今现实社会的实际。众所周知,当今是一个信仰多元化的时代。由于立场、世界观、方不同,对同样一件事物的看法也不可能完全相同,宗教研究也是如此。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正是从这些各不相同、各有千秋的观点中,梳理出对于宗教问题的正确认识,梳理出马克思主义宗教学的大厦。在我国,毫无疑问,马克思主义是宗教研究事业的指导思想。但同时,宗教研究工作者也要认真地学习、批判地继承历史上以及国内外一切学者的宗教研究成果,这样才能建构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宗教学的大厦。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研究宗教时就必须批判有神论,宣传无神论”。笔者认为,这种说法是不恰当且过于简化。我们应该树立大局意识、忧患意识,从而更加全面正确地阐释党对待各种信仰问题的一贯政策,并在这个基础上,不断探索适应新形势下推进国家发展与维护社会稳定工作中的具体措施和策略。
我们应当明白,在现代社会中,无论是信徒还是非信徒,都应该尊重他人的选择和自由。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去否定或者忽视任何一种信仰,而是在尊重每个人的权利基础上,加强对所有形式文化交流与互鉴,以促进相互理解与包容,为构建和谐共处之家做出贡献。
我们的工作目标并不是简单地用“无神论”去替代“有神论”,而是在充分尊重人民群众对各类文化自主权基础上的推动,使得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能够在平等交流与互鉴中找到共同点,从而共同营造一个更为宽松安全可持续发展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而这要求我们,要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去面向不同的世界,每个人都能享受自己的生活方式,同时也要让其他人享受他们想要的是什么。
总之,我们应该积极参与到当前全球性的文明交流大潮中,以更加开放的心态接纳各种文化差异,并通过这种接纳来增强彼此之间的情感联系,最终实现人类文明史上的一个伟大的跨越,即实现全人类共同价值体系的一致性。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全球治理,让我们的子孙后代能够在一个更为美好的未来里繁荣昌盛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