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天成之美人化之俊悟于古文学于前辈

《道德经》——悟于天成之美,人化之俊;学于古文,受教前辈。第二章。

河尚公版本: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帛书修正版:天下皆知美恶已;皆知善,不善已。有无之生、难易之成、长短形、高下盈、音声和、先后随恒也。圣人居无为事行不言教万物作弗始,为弗恃成功弗居。一往复来者,以此观察变化,无穷尽矣。

两个版本意思相同,但表达方式略异。一是在“万物作焉而不辞”与“万物作弗始”之间,有着具体明确的差别,而在帛书修正版中多用了“也”,使其语气更加优雅。这篇文章将采用帛书修正版进行阐述。

首句意指:“天下的人都知道什么样的事物是好的,因为它存在着不好的事物作为对比。”如同鲜花与败叶的对照一样。

次句意指:“因此,有与没有同时并存困难与容易在达到成功时比较,一件东西是否长或短取决于它所对照的事物的长度,一件事情是否高或低看它放在一起之后哪个会多出一分,这样单音与复声两者可以和谐共鸣形成动听旋律,而先后的顺序产生因为事物间共同方向,因此这类事务之间互比较又互依赖无法改变。”

末句意指:“因此一个优秀的君王不会亲自参与运转大局,而是根据自然规律做一些布置,让人们自然顺从自然发展规律把事情办好。他不会直接用言语教育他人,而是通过把握发展规律让他们明白如何更好地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