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美丽与丑恶、善良与不善,皆源于这本书。第二章:河尚公版本:天下人知美之为美,以恶已;知善之为善,以不善已。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恒也。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辞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帛书修正版:天下人知美好乃美好,以恶已;知良好乃非良好,以不善已。有无交生难易交成长短交形高低交盈音声交和先后交随,是以恒也。圣人安置无为之事行顺从自然发展规律的教化法则。万物兴起运作而未始自我开始做出努力,为事物所需但未依赖个人力量完成成功之后也不占据功劳,而是让人们自然顺从事物发展规律去把事情办得更好。
两种版本意思相同,但表达方式略异。一是在“万物作焉而不辞”一句中,“河尚公版”明确指出了“万物”的兴起并没有个人主动的开始,而在“帛书修正版”中则用了“作而弗始”,虽然同样传达了这一思想,但更隐晦一些。而且,在整个文章中,“帛书修正版”使用了更多的语气助词,如“也”,给文章增添了一份优雅感。
这里,我们将重点阐述“帛书修正版”。首先,“天下皆知美之为美”,这里的“皆知”意味着普遍认可。“斯恶已”,即因为存在丑陋的事实,所以我们才能理解什么是真正的美丽。而对于善,也一样,“斯不善已”,因为存在不好的事情,所以我们才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善良。
接着讨论的是对立统一原理:“有无相生,难易相成。”这是一个深刻的人类认识,即生命中的所有对立面都是互补、共存的。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如此,还包括了空间上的对比,如长短、高低,以及时间上的流转,如音声和谐,同时也是历史发展的一部分——前后连续不断,这一切都遵循着一种固定的规律,从来没有改变过。这就是所谓的恒定性或固定性。
最后,将这些观点应用到治国理政上:“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这意味着好的领导者并不直接干预具体的事情,而是在背后的角色里通过自己的智慧引导人们按照自然规律进行工作,让人们自己找到正确做法,并逐渐完备他们自己,使他们成为能够自主管理局面的能力者。而且,他们不会像普通的人那样凭借个人的贡献来争夺荣誉或权力,因为这样会打乱整个社会秩序,只要他们能够保持这种高超的心态,就能永远留在那里,不被赶走。这一点,对于任何国家来说,都是一大宝贵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