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参同契与道德经全解在社会传承再考

周智虚再考《周易参同契》与《道德经》的社会传承

【内容提要】:本文旨在探讨《周易参同契》与《道德经》的传承问题,结合现有研究成果,对其作者传承体系进行深入分析。文章首先回顾了前人对这两部重要典籍的研究,然后提出三个疑问,并通过文献资料的考证和分析,重新阐述了它们的作者传承情况。

【关键词】:《周易参同契》,作者传承,《道德经》,社会传承

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周易参同契》和《道德经》都是极为重要的地位,它们不仅是哲学、文学、医学等众多领域的基础,也是后世丹家修炼之术的一种重要依据。然而,由于年代久远,关于这些书籍的作者及其作品的历史背景以及具体流转过程存在许多争议。本文将从几个不同的角度出发,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基本事实。在彭晓注本中,魏伯阳被描述为“会稽上虞人”,他被认为是创作了三篇版本的《参同契》,并且他的作品受到徐从事和淳于叔通的大力推广。在阴长生注本中,魏伯阳则被描绘成一个更为神秘的人物,他不仅参与了书写,而且还曾与徐真人合作。这两个版本都强调了魏伯阳对此书创作贡献的大量,而对于其他人的角色则较少提及。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些旁证材料。玄光说认为徐从事是书中的主要创造者,他根据天文原理撰写了一篇名为“五相类”的文章,这个文章后来成为现在所见三篇之一。而刘知古则引用了一段抱朴子的记载,其中提到魏伯阳创建了两篇名为“五相类”的著作,但实际上这是由淳于叔通补充完成的事业。此外,还有葛洪、张玄德等人的说法,他们分别提供了一些关于魏伯阳身份和其作品特性的信息。

尽管如此,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矛盾和冲突。例如,有些文献表明徐真人可能不是齐鲁之地的人,而有些学者则基于姓氏来断定淳于叔通也是齐鲁之人。不过,我们必须认识到,这些结论并不足以完全确定所有的问题,因为它们可能基于有限或错误的情报。

最后,让我们看看现代学者的观点如何影响我们的理解。汪启明先生在其研究中指出,只有宋以后的文献才开始出现更多关于这个问题的讨论,但这些晚期资料往往缺乏足够的地质证明值得信赖。他进一步主张,以朱熹这样的早期学者作为参考更加靠谱,因为他们能够提供更直接而详尽的地理位置信息,如将“会稽”改写为“郐国”。

综上所述,本文旨在展示一种新的方法,即通过综合考察不同来源材料,从而更好地理解这些古代典籍背后的故事,以及它们如何随时间而演变,并最终融入到了中国文化的心脏部分——即社会层面上的知识共享与继承过程中。如果我们能不断更新我们的认知,并结合最新发现,不仅可以让我们对这些珍贵遗产保持敬畀,更能够促进跨时代交流,为未来的研究开辟新的视野。(图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