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大通,原名郝升,1140年出生于金熙宗天眷三年。山东宁海人,以卜筮自晦,其兄郝俊彦官至朝列大夫、昌邑县令。幼孤,事母甚孝,早习《老子》、《庄子》、《列子》,尤喜《易经》,精通阴阳、律历、卜筮之术。不慕荣仕,性颖异,无意仕途,“深穷卜筮之数”,黄老庄列未尝释手。在梦中得“异人”指点,对阴阳、律历、卜筮无不精通。他隐于市尘,以卜筢为业。大定七年王重阳传教至宁海州见其资禀高古,将其出家修道经多年磨难终成一代宗师。元代至元六年已巳正月,被褒赠“广宁通玄太古真人”,全真七子之一。
郝大通在道家的代表思想中占据特殊地位与处境的探究。首先,他的出身特殊,是官宦世家的后裔,但他选择了隐居以卜筼为业,这种选择让他在社会上显得独特。而他的教育背景也很特别,他不仅学有所成,而且对易学有着深刻的理解和研究。
其次,他的身份特殊。在拜师前,与重阳祖师保持的是“亦师亦友”的关系,而非真正意义上的师徒关系。这可能是因为郝大通在拜师之前已经有一定的修为和知识基础,因此重阳祖师并没有给予他正式的指导,而是更多地鼓励和支持他自己独立发展。
再次,他的拜师过程也非常特别。他最初拜访重阳祖师,并没有立即成为弟子,而是在之后几年的时间里才最终决定出家修道。这可能是因为郝大通本身就有一定的修行基础,也可能是因为他对当时的情况还有所保留。
最后,在建树理论方面,虽然全真七子的主要著作都集中在内丹炼法上,但郝大通却侧重于易学研究,这使得他的理论构建与同门其他人的不同。此外,他对于内丹炼法也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即通过易理来解释丹法,这在全真教内部是一个相对较新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