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出家”之谜,解析《立教十五论》中的修行奥义
在我阅读了《立教十五论》之后,我才真正理解了道教的“出家”生活。这种生活方式深藏于中国古代的宗教文化中——天然道观,它以自学道家的法术为核心。
《立教十五论》,这部经典由全真派的开山祖师重阳真人所著,是全真教创始和管理的根本原则。这部作品详细阐述了全真道人的行为准则,是想要了解全真派不可或缺的一本书。尽管这部作品是针对全真派成员,但其语言精炼、内容丰富,对所有寻求修行道路的人都有着重要意义。
其中第一篇即讲述了“出家”的概念:“凡出家者,先须投庵。”庵是一处可以寄居的地方,当一个人有了一处避风之地,不再受外界因素影响时,他的心灵才能逐渐安宁。当身体无忧心净,气血通畅,神智清晰,这时便是进入修行状态。因此,在修行过程中,无论动态还是静态,都必须找到平衡点,以养身、炼神。此乃修行之妙在于得中。
祖师慈悲,《立教十五论》的开篇第一篇虽名为“住庵”,却实际上传达了一条明确的修行指导:1. 出家者需先投庵;2. 投庵目的在于让身心得安;3. 要警惕过度劳心或过度求静;4. 修持动静要守常。在简化四点关键词可概括为:出家、投庵、守常,而一个“舍”字贯穿整个修行过程。
世人对其他宗教中的出家理解较多,大致认为离开亲人妻儿到寺院去清净脱离尘世纷扰。但从这个角度看,道教所言之“出家”,似乎也蕴含类似的理念与法则,只是需要超越尘世烦杂,有勇敢放下物质世界的心意。这就是对红尘物质舍离,“家的”第二层意义,即我们要舍弃的是内心的贪恋和欲望。真正能披上青衣修士的人,每个人背负不同的责任和魔障,他们隐世而居,也令人敬佩。而选择何种方式,更重要的是,你是否能够做到不被外界干扰而保持内心纯净?
因此,最终明白了祖师提出的住庵之说的深远意义——回到自然大道之家的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