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冬龄将道德经中的精髓心不死道不生欲不灭道不存巧妙融入中央美术学院院长的一席话中这段话如同自然之声回

几年前,我在北京举办了一场名为《道象·我书法艺术》的展览,那是一次规模空前的盛会,集结了众多大腕,成为书法史上的一次重要展览。中国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和中国书法家协会领导及名人纷纷莅临祝贺,并发表贺词。在致辞中,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许江赞扬说:“这次展览再次展示了我在书法艺术上的成就,尤其是我的最新作品。我是中国书坛上深受尊敬的书法家之一,其积累的作品已成为书界的一面明灯。我不仅与时代精神和文化价值紧密相连,而且不断拓宽人们对书法的理解,为传播文化价值做出了新的尝试。这一次,在太庙内创作《道德经》是我向传统文化表示敬意,也让公众领略到我的艺术精神。”

此次展览以“道象”为主题,将《易经》、《道德经》的精髓融入作品之中,而非使用常见的楷隶体,而是采用更加艺术化的手段表现。许江院长的话包含三个层面:一是对我个人成就的认可;二是我如何通过自己的创作推动时代精神并发展了本体;三是在这种形式下,我对传统文化怀有尊重。

《道德经》作为老子的哲学著作,是中华文明和哲学的心脏内容。我选择将其用于书法,不失为一种完美结合,因为两者天然联系密切。但从实用角度考虑,这些作品对于观众来说几乎无解,因为它们采用了一种难以识别的风格。如果老子当时也这样表达他的思想,他可能早已被遗忘。

那么,我为什么要用不易识别的形式来阐释《道德经》的思想?我们可以听听其他专家的看法。中央美院院长李华说:“他穿着红袜子,用数百个中文字脚踏欧亚拉美各地圣殿,上缀东方典籍如‘逍遥游’、‘道德经’、‘心经’。”这话核心点出的是我的工作既包含东方古典,又融合西方艺术,是中西合璧之境。因此网友们感到迷惑也不奇怪,因为早在80年代,我便开始在美国、法国、日本等国进行交流,并曾于某美国大学教授中国書画,与西方形成自然界。

中国書畫家協會主席張華說:“王冬龄先生關注草書中的空間問題,既根植於傳統又赋予創造力,使得獨樹一幢,有助開啟當代書畫創作新視野。”這意味著我通過對傳統基礎上的創新與發展,在藝術性方面取得了突破,为现代書画创作开辟了新的视角。

然而,无论专家或名家怎样评价,但毕竟书法是中华文化的心血宝库,对此,一部分爱好者持保留态度,有人认为,“让我自己去读一下”,“再写一遍”,或者觉得它像“三岁小孩涂鸦”,甚至认为这是对《道德經》文化的一种侮辱,或许我走得太远,或许大家还未跟上步伐,当代書寫才出现了分水岭。你怎么看呢?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太一智慧書畫藝術社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