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庄子看儒家:据统计鲁国只有一个真正懂道的儒家
在古代,孔子年轻时曾经仰慕大周文化,他赞叹地说:“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这说明他对周文化有着深厚的认可。因此,当孔子年轻时来到泰山之巅,向图书馆负责人老子求教时,老子的知识和见识必定让孔子印象深刻。
尽管当时的大周正处于礼乐崩坏的时代,但孔子的坚信是将礼乐视为道德的桥梁。他认为,即使到了晚年,只要能保持这种信念,就可以继续传承这一文化。作为道脉的守护人和传承者,老子自然也理解这一点,因此他与孔子的交流中,将礼学作为主要内容进行了指导。
然而,在老子的眼中,对于形制文化追求内在而非外表,是至关重要的一点。他告诉孔子:“你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这意味着历史上的形式化文化如果没有道德的核心,就会走向僵化。因此,在他的看法中,与其过分强调外表,更应重视内在精神和道德修养。
司马迁在《史记·老子列传》中提到:“世之学老子者,则绌儒学,儒学亦绌老子。 道不同,不相为谋。”这个说法体现了后人的观点,即儒家和道家的观点似乎截然不同的两条道路。但实际上,这些看似水火不容的人物之间存在着共通之处,他们都追求一种高尚的人生态度。
庄子的作品中对儒家的批判并不全是负面的,他反对的是后世对于古典智慧的误解、歪曲以及虚伪表现,而不是原初意义上的儒家思想。在他的故事里,如“盗墓笔记”这样的寓言,他揭露了那些以仁义为名,却背地里行事龌龊的人们,并讽刺他们口头上的诗书功夫远远超过行为品质。
最后,还有一个关于鲁哀公的问题,那位君主询问为什么鲁国这么多穿着儒服的人,却找不到像先生那样真正懂得天意地理、用玉断事的人物。庄子的回答则颠覆了常规思维:根据他,“君 子有其道者,未必穿着儒服;穿着 儒服 的,没有知 道”的人更多。这次话语令鲁哀公下令全国,只有真正符合这些标准才能穿戴这种服饰,而结果竟然只剩下一位大丈夫敢于这样做,这个人不仅穿戴正确,而且还能应答如流地处理国家大事。这场景再次证明了庄子的哲学思想中的某些核心价值观,比如尊重内心真实性,对待外表形式持怀疑态度,以及寻找本质而非表象等主题都是非常值得探讨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