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庄子儒家那就像鲁国只有一位大师还用说吗

少年孔子站在泰山之巅,望着大周的方向,赞叹道:“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当年孔子正值风华正茂,他所赞叹的 周文化当然有很多方面,包括文王、武王、周公等以降传承下来的周制、周礼、周易等。因此,大周的图书馆负责人老子一定是要拜会求教的,何况老子是“见首不见尾”的 神龙般存在。

孔子一生多次问道于老子。其中第一次问道,孔子年仅17岁,而老子的年龄则是37岁。此时,大周地位江河日下,礼乐崩坏。 周文化还有多少人信?礼乐还有多少作用?

但是孔子坚信,即使到了晚年,他仍然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只是他已将礼乐视为道德的桥梁。作为 周文化的真正继承者和传承人,以及守护人的角色,他们当然知道礼乐是道德的桥梁,因此 孔子的提问与 老子的教导相结合。

然而,对于礼乐教化,有着深刻认识,所以 老子的指示告诉了孔: “ 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但其言在耳”。也就是说旧事物已腐朽,如果没有内在精神,不断变化,那么历史上的形制文化,就已经走向僵化。

从根本上来说,这些形制并不是本性的体现。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看到 儒学对 道家的指导,可理解为对后世儒家的基本看法。而司马迁在《史记·老子列传》中云:“世之学老者,则绌儒学;儒学亦绌老。但道不同,不相为谋。”

但实际上真的是这样吗?庄子的笔下对于儒家的褒贬并不一致,有时候他会称赞他们,如“好学敏悟”,也有时候批判如“狼狈不堪”。他的批评,并非针对所有后世所谓的一切儒家,而是在批判伪善、假仁假义以及那些歪曲或虚伪化后的儒家观念。

比如,他讲述了一个关于两个背后的盗墓故事,其中两个身穿诗经装扮的小 儒生,在夜色中偷窃死者的墓穴,而这背后的讽刺,是对满口仁义道德却行为龌龊的人们的一个辛辣揭露和讽刺。

此外,还有一个故事写得非常精彩——庄仲容遇到鲁哀公时,被告知鲁国里面的许多都是儒士,但像先生这样的却很少。然而庄仲容却反驳说,“据统计鲁国只有一个真正懂得哲理的人”。

他的回答让哀公困惑,因为根据描述,全天下的都穿着一样样的服饰,那怎么能说少呢?庄仲容解释说明君主应该通过行动来判断一个人是否真的懂得这些哲理,而不是单纯依靠外表。如果国家想要确保人们了解这些原则,它应该严格禁止那些只是模仿外表而不知道内涵的人继续做这样的事情,即便他们身穿符合规定的服饰也不例外。这段话透露出庄仲容对于真实理解和实践古代智慧的人才真正重要这一点强烈的情感态度,同时也是他批判表面主义和虚伪行为的一种方式。他认为最重要的是心灵中的智慧和品质,而不是仅仅遵循某些仪式或规则。

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当我们讨论到两者的关系,我们可以发现它们之间并非完全隔绝,每个人都可以找到自己所需的地方,无论你是一名追求知识学习的大师还是寻找生活智慧的一位思考者,都能够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而这一切,最终归根结底,是因为它源自同一种深厚的心灵与价值观——无为无不为,无可无不可。这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思考方法,也是一种追求完美自我提升的心路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