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代表人物潘师正与体玄先生的物品对话

在中岳嵩山的钟灵神秀之地,体玄先生——潘师正,与新天师教主寇谦之共同开启了一代教风。寇谦之在嵩山驻足三十年,而潘师正则在此地居住五十年,扇动了茅山宗的风气,使其传播至天下。即便皇帝皇后亲临嵩山询问道教,也难以与国师相提并论。

然而,寇谦之和潘师正的结局迥异:寇谦之去世后,其新天师道迅速消声匿迹;而潘师正逝世后,却有人继承并发扬光大,以至永传不衰。这一现象引人深思。

隋宫玄坛上,有一个名叫隋宫玄坛的拜名师,即是身为赵州赞皇(今河北赵县)人的隋文帝开皇四年(公元584年)出生的潘子真。他因脚板有灵龟纹路、双手过膝而显得格外特别。在信仰道家的母亲教育下,他自小就常诵《道德经》。

十三岁那年,他守孝致敬已故母亲,这份孝心让他成为远近闻名的孝子。大业年间,刘爱道北上寻找能够驾驭三清道上的良马的人物,并发现了潘子真。二人一见如故,当面赞扬说:“除了你,还有谁能驾乘这匹良马?”随即,潘子真拜刘爱道为師,但刘爱道却没有立即同意,而是带着他前往洛阳。

当时,在朝廷中,有个炀帝杨广曾招请茅山道士王远知到扬州求助于其,并在涿郡临朔宫召见。在这里,王远知向炀帝咨询神仙事,被视为国師。而当刘爱道路遇到 潘子真时,就将他推荐给王远知。王远知对此感到喜出望外,将潘子真度为 道士,让他学习三清教法、灵宝法等,最终精进神速,将三洞隐诀全数掌握。

到了大业末年,当王远知预感隋朝将要结束时,便请求回归茅山。此时,大方批准后,他与 潺 师 正一起返回茅 山 开展更多活动,以确保佛教与其他宗派之间保持平衡。这次旅行之后,他们来到了中岳嵩阳观,其中包括双泉岭嵩阳观,一直潜心修研各类经典,并且研习内外丹法、呼吸吐纳等秘术,为达到仙境做准备。此刻,不仅他们,更有许多人开始模仿他们所学,从而使得这些知识被更广泛地传播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