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贺武当李光富道长当选中国道教协会会长

祝贺武当李光富道长当选中国道教协会会长(作者:陈述仓) 奉道虔诚大道臻, 玄天上帝道之身。 八十一化常济世, 大至乾坤小至尘。 另外一首 《参观武当山南岩宫真武大帝卧龙床》 祖师幼岁赴仙乡, 体现龙身卧在床。 首尾鳞甲皆露被, 周天寂......阅读更多

石苍舒醉墨堂

人生识字忧患始,姓名粗记可以休⑵。 何用草书夸神速,开卷惝怳令人愁⑶。 我尝好之每自笑,君有此病何年瘳⑷。 自言其中有至乐,适意无异逍遥游⑸。 近者作堂名醉墨,如饮美酒销百忧。 乃知柳子语不妄,病嗜土炭如珍羞⑹。 君于此艺亦云至,堆墙......阅读更多

略论佛教对道教心性论的思想影响

佛、道两家的冲突与融合是中国古代宗教文化的一大现象。佛教自汉代传入中国内地后,又形成了中国佛教。道家,广义地说,包括了先秦道家、魏晋玄学和道教互有区别的不同成份。从佛、道两家互动的历史来看,首先是先秦道家和魏晋玄学影响了中国佛教的思想......阅读更多

用子不语怪力乱神对待假神假道

友人问,你对近来颇有争议的某假神假道作何观感?我答:子不语怪力乱神。 此言出自《论语》,意思是君子不谈论怪异、勇力、悖乱、鬼神之事,而要“发愤忘食乐以忘忧”,敏而好学洁身自好。“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实用为教,不欲言鬼神”(鲁迅语)。......阅读更多

浅谈宗教艺术的概念产生和审美价值

宗教与艺术是一个相互不可分离的混合体,宗教色彩伴随着艺术的起源与发展。宗教艺术的特点是这一艺术不但具备宗教文化,而且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是赋有浓郁精神内涵的艺术形式。 宗教艺术宗教崇拜;艺术 在艺术史发展过程中宗教元素一直伴随而来。我......阅读更多

次韵柳子玉过陈绝粮二首 其二

如我自观犹可厌,非君谁复可相寻。 图书跌宕悲年老,灯火青荧语夜深。 早岁便怀齐物志(1),微官敢有济时心。 南行千里成何事,一听秋涛万鼓音。 (1)《庄子·齐物论篇》郭象注:“谓是非虽异,而彼己均也。” (苏轼道家诗之系列:道意类。本......阅读更多

次韵子由初到陈州二首 其一

道丧虽云久,吾犹及老成。 如今各衰晚,那更治刑名(1)。 懒惰便樗散(2),疏狂托圣明。 阿奴须碌碌,门户要全生(3)。 (1) 刑名:即“刑名之学”。战国时以申不害为代表的学派,主张循名责实,慎赏明罚。 (2) 《庄子·逍遥游篇》:......阅读更多

次韵子由以诗见报编礼公借雷琴记旧曲

琴上遗声久不弹,琴中古意本长存。 苦心欲记常迷旧,信指如归自着痕。 应有仙人依树听,空教瘦鹤舞风骞。 谁知千里溪堂夜,时引惊猿撼竹轩。(1) (1)苏轼自注:过终南日,令道士赵宗有弹琴溪堂。 (苏轼道家诗之系列:仙道类。本文由柏升整理提供)...阅读更多

楼观1

门前古碣卧斜阳,阅世如流事可伤。 长有幽人悲晋惠,强修遗庙学秦皇。 丹砂久窖井水赤(2),白朮谁烧厨灶香(3)? 闻道神仙亦相过,只疑田叟是庚桑(4)。 (1)苏轼自注:秦始皇立老子庙于观南,晋惠始修此观。 (2)《抱朴子》:临沅县有......阅读更多